用药治疗 肠道感染一般为自限性,仅需对症处理,可不用抗菌药物治疗。病情严重,特别是有肠道外感染者应予以抗菌药物治疗。首选氟喹诺酮类药物,氧氟沙星,每天600mg,分2~3次口服,3~5天为一疗程。败血症者可静脉给药,可用氧氟沙星或呋布西林、美洛西林、头孢噻肟和拉氧头孢等耐β-内酰胺酶抗生素。有脓肿者应切开引流。
1.小肠结肠炎 约2/3病例表现为此型,潜伏期4~10天,急起发热、腹痛和腹泻,水样稀便,可带黏液,偶见脓血。少数有呕吐。病程一般数天,可长达1~2周。
2.末端回肠炎 病变以末端回肠、阑尾和肠系膜淋巴结炎症为主。临床特点是突然发热、右下腹痛或压痛,可伴腹泻,外周血白细胞增多。
3.败血症 多见于老人或机体免疫力低下的患者。持续高热、肝脾肿大,头痛、腹痛,但不一定伴有腹泻。部分病人有身体其他部位迁徙性脓肿病变。外周血白细胞增多。
4.变态反应性病变 有10%~30%成人小肠结肠炎病例可继发关节炎。在急性腹泻数天后出现多个关节疼痛,甚至肿胀,约经2~14天炎症达高峰,此后逐渐消退,2/3病例在1月后消退,其余可持续数月之久。关节积液中有较多的白细胞,但细菌培养阴性。尚可并发结节性红斑、虹膜睫状体炎、脉络膜炎、动脉炎、溶血性贫血和肾小球肾炎等。
Power by DedeCms Powered by DedeCMS